鄭堆:論阿底峽道次第理論及其傳承

發(fā)布時間:2018-04-17 10:35:00 | 來源:《中國藏學》2010年2期 | 作者:鄭 堆 | 責任編輯:

一、阿底峽道次第理論的淵源

1、道次第理論的淵源

“道次第”(??????)系“菩提道次第”(????????????????????)的簡稱。“菩提”,指所求的佛果,“道”指趣證佛果所必須經(jīng)歷的修學過程,“次第”是修學過程必須經(jīng)歷的階段。這些階段自下而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故名“菩提道次第”。

在西藏,首倡道次第的是阿底峽,而其淵源,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得非常清楚。該論指出:“須把〔修持者〕心以次第引導方面,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jīng)》[1]中以驗寶師依次將寶石查驗來做比喻。……龍樹論師也說:‘先有增上生(????????),后起決定勝(????????),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痆2]說明增上生和決定勝之道是依次遞循序引導。圣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因漸次積善,對于下等智慧者,首先宣說淺顯之法,以淺顯教誡來引導。知有情為中等智慧者時,宣說中法,以中等教誡來引導。知有情為廣慧者,宣說深法,以細微教誡來引導。此是對有情一次引導的道理?!痆3]圣天亦于《攝行炬論》說,‘先須修習波羅蜜多乘,漸次趨入密乘修行??偠灾T初業(yè)有情,轉(zhuǎn)趣于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痆4]《四百論》中亦說,‘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后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痆5]說明道次第的道理。阿阇梨瑪廓亦云:‘如凈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痆6]月稱大阿阇梨[7]亦引此教為所根據(jù),主張依次引導。可見漸次引導修持是極其重要,所以應當有堅固信心?!盵8]由此可見,道次第思想淵源可追溯到龍樹、無著、圣天等的思想。

宗喀巴還指出:“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xiàn)觀莊嚴論》所有教授。別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燈論》?!盵9]由此看來,道次第學說最初的概念來自于《現(xiàn)觀莊嚴論》。

菩提道次第之名稱起于何時,尚不能斷定確切時間。翻開早期佛教經(jīng)典,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典籍中使用了“菩提道次第”一詞。如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佛說大般涅槃經(jīng)》卷2載“本為菩薩得菩提道次第開覺?!盵10]又比如,唐不空譯《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jīng)》卷7載“菩提道次第成就故”[11]等,可見佛教早期經(jīng)典中已經(jīng)使用了“菩提道次第”這一概念。

通過歷代高僧大德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道次第理論日趨成熟,最終以“三士道”(?????????????)學說為理論框架,通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次第,使任何一種根器的人,通過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修學佛法過程,最終證得無上菩提。

2、三士道理論的淵源

三士道理論由阿底峽大師正式引入西藏,之后經(jīng)由歷輩高僧大德繼承和發(fā)展,逐漸成為一個藏傳佛教獨具特色的思想和修行體系。

阿底峽關于三士道的思想,體現(xiàn)在其名著《菩提道燈論》[12]之中。然而,三士說并非始于阿底峽大師。這點在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釋難》[13]中可以看出他引用的是前人的提法。阿底峽本人在《菩提道燈論釋難》中說,“碩學阿阇梨世親說:下士設法追求自己的安樂;中士只求滅苦,為何不覺得安樂呢?因為‘三界’是痛苦的依處。上士雖然自覺有苦,卻一心想為他人求取安樂、根除痛苦。為什么呢?因為他以眾生之苦為苦”[14]。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也說:“如道燈所說,世親阿阇梨于俱舍釋中,亦說三士之相,”[15]明確指出世親在《俱舍論釋》中提出了三士說的理論。由此可見,《菩提道燈》中“三士”的名稱和定義,是根據(jù)《俱舍論釋》而提出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又指出“三士之名,《瑜伽師地論》之《攝抉擇分》曰:‘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凈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凈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菩薩凈戒律儀。其中初者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盵16]

《攝抉擇分》指出:“復次,依行差別建立三士,謂上中下。無自利行無利他行,名為下士。有自利行無利他行;有利他行無自利行,名為中士。有自利行有利他行,名為上士?!盵17]顯然,早在無著與世親時代,“三士”之說已普遍流傳于部派佛教學者與大乘瑜伽師之間,因此可能要比世親的時代還要早。

由此可見,三士之說并非阿底峽的創(chuàng)舉,但是這樣說絕非削弱了他在三士道方面的貢獻和影響。當代青年學者高澤禎說:“無論在《攝抉擇》還是在《俱舍論》中,三士說還都只是一個局部或片斷性的觀念,并未受到特別重視?!空f僅屬于《俱舍論》中‘分別世品’的一個局部。而《攝決擇》中所建立的三士說……也僅構成《攝抉擇》的一個片斷,逞論其中之一。由此可見,三士說之于《攝抉擇》和《俱舍論》,是淹沒在其整體結(jié)構之中的。相形之下,三士說對《菩提道燈論》則至為重要,這是因為,它為后者提供了整體性的理論框架,換言之,整部《菩提道燈論》其實就是對三士說的展開。再則,無論在《攝抉擇》還是在《俱舍論》中,三士說都系從其根器或追求目標出發(fā)而對佛法修行者所做的單純分類。阿底峽的三士說則除了此含義之外,更為看重和凸顯的是修行次第這層含義?!盵18]這段話道出了《攝抉擇》《俱舍論》和《菩提道燈論》之間“三士學說”的關系以及三者之間的異同點。

二、阿底峽的道次第理論

1、《菩提道燈論》的撰寫背景

阿底峽在藏期間,以大量的傳法、講經(jīng)、翻譯和著述等活動,將畢生所學、所證的大乘佛法之精義傾囊傳授于西藏的弟子。阿底峽一生著作豐富,有顯有密,有觀有行。[19]藏文《大藏經(jīng)》中收錄了其160多部著述和譯著,其中對藏傳佛教影響最大的,首推《菩提道燈論》及其自注《菩提道燈釋難》。

《菩提道燈論》最初是阿底峽為了解答阿里王強曲沃提出的七個疑難而撰寫成的,七個疑難在當時成為廣泛關注的問題。據(jù)《阿底峽尊者傳》記載,阿底峽抵達阿里后,“拉尊(?????????)[20]供金三百兩,請曰:今藏地有情,以無善知識所攝受故,于甚深廣大義理,依自虛妄分別,互相諍論,愿除彼疑。后依共乘二問、顯教二問、密教三問,愿將慈尊及龍猛傳來教授,一切大乘深義,文少義豐,如師長自所修習,作一善論。又愿將佛智足傳來集密之教授,造一曼陀羅主觀音修行儀軌。尊者曰:藏地已有龍猛菩薩之《寶鬘論》(??????????????),較彼好者不可得也。然依所請,造《菩提道燈論》,盡釋時疑?!盵21]由此可見,《菩提道燈論》是依據(jù)強曲沃提出的七個問題,即二個“三乘共教”的問題、二個波羅蜜乘“大乘不共教”問題、三個密咒的問題而撰寫的。這七個問題貫穿起來的,是該書的核心論題。因此,了解這七個問題,也就能夠掌握《菩提道燈論》的基本內(nèi)涵。

但具體是哪七個問題,在阿底峽大師的各類傳記中沒有記載,《菩提道燈論》也沒有說明。

《菩提道燈論釋難》中說:“應王室弟子強曲沃(????????????????????????????????)和佛法長隨弟子沙彌次成杰瓦(????????????????????????????????????????????????????????????????)二人再三請求,依據(jù)經(jīng)論內(nèi)容及金洲大師(?????????????????????)和師尊絳曲桑波(?????????????????????????????????????)二師所傳授有如甘露和蜂蜜的竅訣滴露匯集成冊。強曲沃于時刻間,問我七個疑難題。認為本頌不明了,提請撰寫此闡說。所說善徒,即為大乘佛法之化機;此又指誰?即被稱為強曲沃者。所謂提請撰寫,其曾如此對我說,‘在西藏地方,佛祖之大乘教法被持非正見的無善知識所把持,他們互相爭執(zhí),以其推論理解深奧要義,從而產(chǎn)生許多歧義。故而再三鼓勵勸請我消除這些疑惑,因此我依據(jù)《經(jīng)藏》等而撰述《菩提道燈論》。”[22]《釋難》中有所謂七問,但并未分別對應明確所問問題。

據(jù)《阿底峽尊者傳》所載,阿底峽赴西藏衛(wèi)藏地區(qū)時,“至拉堆絳時,供敦永仲、迦格瓦、賈之格瓦勤薄、迦瓦釋迦自在、枯敦尊主永仲、善慧譯師六人共議五事,請決于尊者。”“尊者日:……拉尊途已問訖,盡載于《菩提道燈論》中,汝等所問者亦有之?!盵23]

看來,“五事”應該就包括在強曲沃的七問中了。根據(jù)傳記內(nèi)容,可以列出以下五個問題:

1.方便與慧,隨以一支成不成佛?

2.菩薩律儀所依,需不需別解脫戒?

3.未得金剛阿阇梨之灌頂,可否講說密乘經(jīng)?

4.梵行者可否受密、智灌頂?

5.未得灌頂,可否行密咒行?

按照“共乘二問、顯乘二問、密乘三問”[24]的說法,以上五個問題中,第一、二是關于顯教方面的內(nèi)容,第三、四、五是密教方面的問題。由此類推,剩下的問題應該是“共乘二問”。

《燈論釋難·殊勝歡喜供云》和《解脫手冊》(????????????????)中對《菩提道燈論》的撰寫淵源和七問等進行了分析。

阿喬甘丹曲科林寺(????????????????????????????)刻本《拉卜楞智者衛(wèi)芒·袞喬堅贊全集》中之《燈論釋難·殊勝歡喜供云》(??????????????????????????????????????????????)[25]列出的七個問題是:

1. 何謂大乘士夫?(???????????????????????????)

2. 凡夫所依,能否生起菩提心?(?????????????????????????????????????????????????)

3. 別解脫戒,是否需要菩薩儀律?(??????????????????????????????????????????????????????)

4. 已具別解脫戒者再受密乘律儀,需要轉(zhuǎn)依還是可以二者兼具?(??????????????????????????????????????????????……?????????????????)

5. 圓滿二資糧者,是否需要?;酆闲??(?????????????????????????????????????????????????????????)

6. 中觀與唯識,何為清凈正見?(????????????????????????????????????????)

7. 大乘與密乘之門,從何抉擇?(??????????????????????????????????????????)

《菩提道次第廣論引文考證》(??????????????????????????????????????)中引用了《解脫手冊》中有關《菩提道燈論》撰寫淵源和七問等方面的記述:“拉喇嘛強曲沃向阿底峽祈請說,在北部雪域地方,從前祖孫三法王克服千難萬險開佛法之風氣,之后有朗達瑪滅法,之后我祖上阿里法王以舍生忘死之力,在雪域大地傳播佛法。然而,當今一些人因修習密乘而排斥戒律,一些人因守持戒律而不容密乘,故而顯密佛法有如水火互不相容。我等應當如何取舍?更甚者,有被稱作紅裙、青裙的游方僧向密宗老僧傳授了所謂‘合度之法’(?????????????????????????????)使得佛法衰落如斯。強曲沃言及至此,不由淚流滿面。他祈請道,大慈大悲的上師阿底峽大師,請您向藏地這些愚蠻無知之徒眾宣講因果之法,而非故弄玄虛和以華麗詞句裝飾之法。請怙主您以明白無誤、極易取舍之方法將顯密佛法一切經(jīng)論疏義大悲攝持、利益藏地眾生吧!又,行戒之依,需不需別解脫戒?方便與智慧,隨以一支成不成佛?未得灌頂,能否講說密法?梵行者可否真正授予(密宗)智慧灌頂?未得金剛上師灌頂,可否修習密宗?對這些提問,阿底峽大師十分愉悅,‘敬禮三世一切佛、教法以及諸僧眾;賢徒菩提光勸請,故當善顯覺道燈’,將顯密經(jīng)及疏等之要旨總攝于三頁而成《菩提道燈論》?!盵26]

現(xiàn)代學者對此七個問題進行過歸納,但內(nèi)容并不完全一致。

蔡惠明依據(jù)那措譯師《菩提道燈論注》中列舉菩提光(即強曲沃)所提的七個問題是:

1.大乘道所依補特伽羅怎樣(補特伽羅舊譯為人或眾生,新譯為數(shù)取趣,數(shù)是取五趣輪回之義)?

2.異生身中能否發(fā)菩提心?

3.菩薩戒是否須要為別解脫戒所依?

4.有別解脫戒者持菩薩戒時是前一種戒體轉(zhuǎn)后一種還是二種戒體同時并存?

5.修習二種資糧是否需要方便、般若雙運?

6.中觀、唯識以哪種理論為究竟?

7.怎樣入大乘密咒門?

這七個問題確也包括了上文所述拉堆絳的供敦永仲等六人所問的五事?!镀刑岬罒粽摗肪褪且肋@七個問題次第進行全而詳盡的解釋。[27]其基本觀點與拉卜楞貢卻堅贊所列七個問題基本一致。

張福成對“七個疑問”問題作了深入細致的分析。[28]他首先分析了阿底峽藏文傳記所載的五個問題,接著分析了《菩提道燈論》《菩提道燈論釋難》《菩提道次第廣論》等的內(nèi)容,指出這七個問題是:

1.如何得入于正法?

2.如何可獲解脫?

3.方便與慧,隨以一支成不成佛?

4.菩薩律儀所依,需不需別解脫戒?

5.未得金剛阿阇梨灌頂,可講說密乘經(jīng)否?

6.梵行者可否受‘密’、‘智’灌頂?

7.未得灌頂,可否行密咒行?[29]

分析上述的“五事”、“七問”,雖有各家不同的表述方法,但問題的實質(zhì)基本一致,可以歸納出七個問題的基本內(nèi)容。綜合上述內(nèi)容,本文傾向于拉卜楞貢卻堅贊所列七個問題,即:

1.何謂大乘士夫?

2.凡夫所依,能否生起菩提心?

3.別解脫戒,是否需要菩薩儀律?

4.己具別解脫戒者再受密乘律儀,需要轉(zhuǎn)依還是可以二者兼具?

5.圓滿二資糧者,是否需要方便和智慧合一?

6.中觀與唯識,何為清凈正見?

7.大乘與密乘之門,從何抉擇?

縱觀《菩提道燈論》的內(nèi)容,雖然其結(jié)構不是以上述七個問題的答案來進行陳述,但從中能夠找到對七個問題的答案。該論中第2頌至第5頌分別解釋了修持佛法的三個不同層次的人,即三士及三士各自的修行道次第,這就回答了七個問題中的第一個問題。依照顯乘的方式,需先皈依,然后要求積集資糧(第7、8頌)、皈依三寶(第9頌),這是大小乘共同的基礎,也是步入佛法的基礎。從皈依到發(fā)慈心、悲心(第10、11頌),起菩提心這是趨入大乘的必經(jīng)之路。這就解答了第二個問題。在戒學中,第64頌至第66頌,回答了第三個有關別解脫戒與菩薩戒之間的關系的問題。第43頌指出智慧與方便相輔相成。接著指出,六度的前五度是方便,第六度是智慧(第44、45頌),二者一定要配合修習,才能證悟(第46頌)。界定智慧為“了達蘊界處,一切皆無生,知其自性空,說名為智慧”(第47頌),而依中觀的方式,即可證得這種空性慧(第48頌至第58頌),經(jīng)過五學道即能達最終的圓滿(第59頌)。實際上回答了第五個問題和第六個問題。在密乘方面,阿底峽首先指出了行密咒所依的補特伽羅(亦譯有情或眾生)想經(jīng)由咒術八大悉地的力量來迅速積聚覺悟的資糧(第60、61頌),那么必須得到密宗灌頂(第62、63頌),指出梵行者只要上師給予瓶灌或隨許就可以允許講說、閱讀密乘經(jīng)典(第67頌),而這些正是第七個問題的答案。

2、《菩提道燈論》對道次第理論的闡述

《菩提道燈論》是阿底峽大師所著有關修習道次第的專著,統(tǒng)攝顯密二教。在當時阿底峽進藏之際,藏傳佛教的修習道次第非?;靵y,教理不系統(tǒng),修持不規(guī)范。有的僧人重顯輕密,偏向戒律,詆毀密教;有的僧人重密輕顯,輕視戒律,對佛教教義,尤其是對續(xù)部密義任意發(fā)揮。針對這些情況,阿底峽大師撰寫了《菩提道燈論》,并要求修行者以此為準,進行顯密修行,純化佛教。

《菩提道燈論》把學佛的人分為三類。一類叫做“下士”,在三乘中歸為“人天乘”。這類人不希求解脫世間痛苦,只求今生今世的“利樂”,不知“生死輪回”之苦?!镀刑岬罒粽摗氛f:“任憑何方便,唯于生死樂,求自利益者,知其為下士?!盵30]第二類叫做“中士”,三乘中歸為“小乘”。這類人只追求個人解脫世間流轉(zhuǎn)輪回之苦,而沒有普度眾生的思想境界,這仍然局限于自利之心?!镀刑岬罒粽摗氛f:“厭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yè),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盵31]第三類叫做“上士”,在三乘中歸為“大乘”。這類人不僅自求解脫,并愿普度眾生。《菩提道燈論》說:“若因自心苦,而欲盡消除,他人一切苦,彼是上士夫”。[32]

人分三類,修習次第也分為三道,即“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合稱為“三士道”?!叭康馈敝饕谛蘖暦椒ㄉ献髁讼到y(tǒng)的條理化?!跋率康乐v,凡人皆有死,而死時又不能將自己所有的名利財富以及親屬帶走,因此,修習佛法的人應該愛惜自己難得的一生,要發(fā)愿心,皈依三寶,做止惡行善之事,以便積德積福,遠離地獄之苦。這就是‘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樂’的說教。按下士道修法,雖在來生可以不受地獄、餓鬼、畜牲三惡趣的痛苦,能在人、阿修羅、天即三善趣中投生,但這還不是真正的樂,更不是終極意義上的樂,這只是與三惡趣相對比意義上的樂。如果自己的下士道修持得不好,還有可能墮入三惡趣的苦海之中。為了徹底超脫六道輪回之苦,就必須學中士道,兼修佛經(jīng)中的四圣諦、十二因緣,最后在戒、定、慧三學中,達到涅槃的境界。但是,這樣做仍不能從根本上把一切苦滅掉,因為中士道只是求得自身的解脫,還不能普度眾生。所以,以‘中士求滅苦,非樂苦依故’來稱謂中士道。普度眾生,只有佛才能辦到,為了成佛,就得修習上士道,這樣才能實現(xiàn)最終目的。修習上士道,要求發(fā)菩提心,作菩提行。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普度眾生的愿望,菩提行也就是普度眾生的一切善良行為。這樣還要做到六度,最后才能既度己成佛,又可普度眾生,永遠離苦得樂。所以,以‘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樂,及他苦永滅,心他為己故’來稱謂‘上士道’?!盵33]

3、《菩提道燈論釋難》對道次第理論的補充

阿底峽完成《菩提道燈論》后,因多人提出進一步解釋的要求,于是他又撰寫了《菩提道燈論》的注釋《菩提道燈論釋難》,對《菩提道燈論》義理不夠詳細的地方,都作了簡要的說明。

但是后人對《菩提道燈論釋難》是不是完全由阿底峽大師所著,有過一些不同的看法。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指出:“一般來講,從善知識敦巴所傳的諸大知識都不認為是覺臥所造。而那措傳承下來的認為是覺臥所撰,而且是單傳那措的秘法。之前傳說(覺臥)在布讓時曾寫過略釋,然后在桑耶時,譯師聽講后做了增補。因此是覺臥做過略釋,根據(jù)覺臥所講,(那措)又做了多處闡釋。既有數(shù)處謬誤之處,也有很多對頌文解釋好的地方。那些無謬之處,我在其他章節(jié)和《道次第》中引述?!盵34]因此很多學者認為《菩提道燈論釋難》是在阿底峽所作的略釋基礎上,由那措譯師等不斷完善后形成的對《菩提道燈論》的解釋性著作。

三、阿底峽道次第的傳承情況

以佛祖釋迦牟尼為源頭的道次第,經(jīng)過不同論師的演說發(fā)展,形成不同的派別和不同的傳承,截至阿底峽大師,三乘法統(tǒng)分為由文殊、龍樹、月稱依次傳承的深觀派傳承,由彌勒、無著、世親、獅子賢依次相傳的廣行派傳承,以及深廣兩派合流的阿底峽修證傳承等三大傳承系統(tǒng)。阿底峽大師的《菩提道燈論》就是結(jié)合深廣兩大法統(tǒng)的佛教哲學思想的杰作。

阿底峽大師的道次第思想在藏地廣泛流傳,影響深遠。根據(jù)《噶當教法史》等說,其后分別傳給了仲敦巴、那措譯師、俄譯師叔侄、貢巴瓦、大瑜伽成就者等。而仲敦巴即為噶當派之創(chuàng)始人,其后噶當派又分出幾派。到了宗喀巴時代,形成了以廣深合流的阿底峽修證傳承為源頭的噶當?shù)来蔚谂?span style="font-size: 26px;">(????????)、噶當經(jīng)典派(????????)、噶當教授派(????????)三派合為一體的道次第傳承。遵照道次第傳承的宗旨,依據(jù)阿底峽大師倡導的三士道理論及噶當派大師卓龍巴的《教法次第論》的精神,結(jié)合自己廣深的知識、高深的修證經(jīng)驗,宗喀巴對三乘佛法內(nèi)容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煉,撰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等諸多著作,將菩提道的重要內(nèi)容概括為“出世心”(?????????)、“菩提心”(????????)、“正見”(??????????)三點,并作為佛道修持的三根本而提了出來。

道次第學說得到繼承與發(fā)展,時至今日仍有其衣缽承繼者,其功勞應當歸于新噶當派——格魯派,歸于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

宗喀巴大師對道次第學說最集中、最全面的闡釋,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著名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后來其弟子、門徒及格魯派歷代高僧對該著的闡釋、注疏性著作不斷出現(xiàn),我們可以用“多如牛毛”來形容。正是由于宗喀巴大師的“廣論”和這一代又一代人多如牛毛的注疏性著作,使得阿底峽大師的思想得以承繼,流傳至今。藏文文獻在對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傳承情況進行敘述時,一般以對其進行講解、闡述的????????——“廣注”、“詳解”為線索,有“廣注八種”、“廣注九種”等等說法。

正如《解脫手冊》等所載,依據(jù)《菩提道次第廣論》刪繁就簡,取其要旨而成《菩提道次第略論》,以耳傳、口傳等方式,使得竅訣之要點得以互相補充。隨后有了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之《道次第純金本》(?????????????????),其注解本有五世達賴喇嘛(1617—1682)所著《道次第文殊言教》(?????????????????????),班禪羅桑曲堅(1570—1662)著《道次第樂道》,其注解本有杰尊羅桑益西(1663—1737)著《道次第捷徑》(???????),另在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中略三種及“面授”(????????)共四種之外,加上塔波·阿旺扎巴的《佛旨精要》(?????????????????),一共八種,被稱為“菩提道次第廣注八種”。

上述八種各有不同的傳授傳承,尤其是因傳承人之不同而從《文殊言教詳略兩種傳授傳承》(???……????????????????????????????????????)傳出傳到前藏地區(qū)的“衛(wèi)傳”(???????????)和傳入南方的“南傳”(??????????)兩種,這二者又分別有不同的傳授傳承。

“后藏傳承”(??????????)無廣注八種之說,康噶·崔臣格桑教授等提出了“后藏傳承菩提道次第廣注九種”的說法。他說:“當根本上師昂仁格西法王班丹(?????????????????????????????????)為我傳授班禪大師之經(jīng)師額曲活佛(???????????????????????????)所傳承的《菩提道次第中略本》之時,仔細拜讀了雍增班智達益西堅贊傳授《樂道》時由色杰堪蘇強巴云丹活佛記錄的被稱作《仙人上師言教》(??????????????????????)之道次第,得以領悟該巨著之真諦,故而(法王)將該書賞賜于我,說‘你就修習此吧。’我即再三拜讀,幾乎可以通篇記誦,故其即為吾之了義道次第授業(yè)上師。同為額曲央堅珠白多杰(1809—1887)侄子、弟子的協(xié)嘎林嘎活佛弟子卡熱活佛杰尊·羅桑崔臣在為我等記誦講授《菩提道次第樂道》之時,僅只引證由杰仲·次仁記錄的額曲·達瑪巴扎(1772—1851)講授的《樂道教授傳承寶庫》(???????????????????????????????)。根據(jù)以上所述,在此前后藏傳承廣注七種的基礎上再加前述兩種道次第傳承,稱為‘后藏傳承菩提道次第廣注九種’當無不妥?!盵35]

總體來看,阿底峽道次第的傳承有兩個階段,即噶當派時期和新噶當派(格魯派)時期。噶當派時期以阿底峽和仲敦巴為代表,格魯派時期以宗喀巴為核心,格魯派諸多高僧大德為道次第的繼承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

[1] 《藏文大藏經(jīng)》,德格版(以下簡稱D),147,?函,215b1—216a1.

[2] D.1458,??,??????????????? 107a.

[3] D.4037,??,?????? 119b7—120a2.

[4] D.1803,??,????????????????????? 60b5.

[5] D.3846,?,??????????? 9b5—6.

[6] D.1147,?, ??????????????????????????????????????????????????115a3—4.

[7] D.3862,?,???????????????????????? 228a7—b5.

[8]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藏文版)[M],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89—90頁。譯文參見法尊譯:《菩提道次第廣論》,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43頁。

[9]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藏文版),第2頁。譯文參見法尊譯:《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頁。

[10] 中華電子佛典協(xié)會(以下簡CBEFA):《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以下簡稱T)[Z],T12,376,p.863,c28—29。

[11] CBETA,T20,1177A,p.757,b10。

[12] D.3947,?????? ??, ???????????????????????238a6—241a4.

[13] D.3948,?????? ??,???????????????????????????????????????????? 241a4—293a4.

[14] 釋如石:《菩提道燈抉微》,第70、221頁。

[15] 宗喀巴著,法尊譯:《菩提道次第廣論》,第39頁。

[16] 同上

[17]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瑜伽師地論》[Z],卷第61,彌勒菩薩說,T30,1579.

[18]高澤禎:《道次第三題》[J],《西藏研究》 2005年第1期。

[19]陳玉蛟(釋如石):《〈菩提道燈難處釋〉探微》[J],臺北:《中華佛學學報》1991年第4期。

[20]即強曲沃。

[21]《阿底峽尊者傳》,藏文木刻本。法尊法師譯文見《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72·密宗教史》[M]附錄,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68年(1979)3月,第329頁。

[22] D. 3948,??函,41b2—42a4.

[23]《阿底峽尊者傳》,藏文木刻本。法尊法師譯文見《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72·密宗教史》附錄,第332頁。

[24] 青木大師(???????????????????????????)所著《阿底峽大傳》中說以共乘二問、顯乘二問、密乘三問而成《菩提道燈論》。

[25] 康噶·崔臣格桑(白館戒云):《菩提道次第廣論引文考證》[M],日藏佛教文化叢書Ⅶ,2004年,第Ⅲ頁。

[26]參見康噶·崔臣格桑(白館戒云):《菩提道次第廣論引文考證),第Ⅳ頁。

[27]蔡惠明:《阿底峽與〈菩提道燈論〉》[J],《上海佛教》1994年第5期,總第38期。

[28]張福成:《阿底峽〈菩提道燈〉內(nèi)容研究》[J],臺北:《中華佛學學報》1993年第6期。

[29] 同上。

[30]《菩提道燈論》第3頌。

[31]《菩提道燈論》第4頌。

[32]同上。

[33]尕藏加:《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

[34]《菩提道次第廣論》(藏文),T.56,D.339等。

[35] 康噶·崔臣格桑(白館戒云):《菩提道次第廣論引文考證》,第ⅩⅣ頁。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